(资料图)
东方网记者王泳婷6月11日报道:6月10日是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策划了“活力非遗 多彩长宁”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以“一个主会场活动+多场地多项特色活动”推动非遗保护走深走实。
10日下午,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将通过“非遗新体验”“非遗在社区”“非遗在校园”“非遗+旅游”四个板块宣传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市民群众送上非遗文化盛宴。今年以来,长宁将非遗元素融入街区生活,推动非遗文化在长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活动中,作为长宁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的重头戏,非遗新空间——长宁沪剧艺术馆正式启幕,开放运行。
作为全国首家沪剧艺术馆,长宁沪剧艺术馆内主要展示着长宁沪剧团70余年的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关键事件,将沪剧团的历史立体化、故事化展现出来,蕴含着长宁沪剧事业从“努力”到“传承”的创新发展之路。
据介绍,长宁沪剧艺术馆同时兼具文化展示和传承研习功能,今后,这里将定期组织戏迷、陈甦萍沪剧传承基地的学生们与剧团演员开展互动展演,精选经典的戏曲选段,生动的故事内容,让市民群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沪剧的独特魅力。
同时,长宁区“新页书房·非遗主题馆”也于当天结束试运行,正式对外开放。除了周一闭馆,周二至周日,这里将从上午10点开放至晚上20点30分。未来,长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在“新页书房·非遗主题馆”中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参观、宣传、阅读、展示、传承体验等非遗活动,让人民群众近距离了解非遗文化,感受非遗独特魅力,真正实现“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除了发挥其阅读非遗的功能,这里还把长宁本土的非遗项目转换成了可视的软装,运用非遗元素为书房的“颜值”做加持的同时,也发挥了非遗项目宣传的作用。
此外,以6·10“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契机,“吴侬轻语”评弹经典会书暨长艺书苑开箱活动在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三楼拉开帷幕,《莺莺拜月》《杨乃武·三堂会审》《十美图·救婿》《武松·挑帘》等经典选段接连上演,现场座无虚席,演出通过文化上海云直播平台同步播出。据悉,经过场地和演出内容合作的调整,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与上海评弹团进行了优质演出资源的深度合作,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多元供给,如今的长艺书苑也势将常演常新开启新篇,并秉承长艺书苑一如既往的周到的服务、优质的演出,持续为群众带来视听盛宴。
为进一步提升全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长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门成立了非遗影像基地,基地的摄影师深入到每一个非遗项目和活动中,为其留下精彩瞬间。当天的系列活动还在中心南一楼大厅,以图片回顾和项目展览的形式,聚焦长宁非遗品牌的同时,展示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的新成果、新进展。
未来,长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积极、有效结合区内资源,和有关单位共同打造“非遗+旅游”融合试点样本,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发展创新两手抓、两结合。长宁微游将串联起长宁特色非遗新空间,通过非遗新体验活动,走进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中心,形成独具特色的非遗研学之旅,在长宁形成“非遗+旅游”美美共享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系列活动的分会场,北新泾街道的“非遗潮未来,燃聚苏河源”亲子运动会和华阳路街道的“旗袍秀风华•闪耀苏河湾”主题展示秀也别具特色,用不同的形式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长宁区供图)
上一篇:河池365_hc365
下一篇:最后一页
5月14日,郑州经开区第五大街一地铁口,一个核酸采样舱已布点就位,市民有序进行核酸采样。郑州经开区宣传部供图近日,河南省发布《河南省
稳就业保民生。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承办的河南省2022年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将于5月16日启动,持
政策内容由河南省(郑州市)12320卫生健康热线整理(截至2022年5月15日上午9时)01进入郑州市市域外入(返)郑人员须查验两码一证,即健康
5月15日是全国公安机关5 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河南省公安厅公布一批经济犯罪案件,作案手法曝光。信阳宋某等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2
给独居老人发放蔬菜包,骑着三轮车为居民送快递,把多余的蔬菜和可乐送给邻居……上海本轮疫情中,河南籍29岁的刘鹏程在小区主动当起了志愿
X 关闭
X 关闭